资学网SooQQ.com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820|回复: 19
收起左侧

很多人在学习缠论,作为一个初学者,本人开这个帖子作为学习缠论之用,欢迎大家共同...

[复制链接]

966

帖子

72

贡献

1856

积分

嘉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
11000
威望 :
1784
贡献 :
72
发表于 2017-11-6 16: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浏览全部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炒股益学堂 于 2017-11-6 17:59 编辑

对于个人来说,一个全新的机会、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将被全新定义。当然,这里有所谓的领跑者,但这些人与失败的距离并不比任何一个所谓落后者与成功的距离更远,而这个距离,由每个人的贪婪、恐惧与智慧相关。
      摘自《缠中说禅·看待当前资本市场必须具有的基本智慧》



看到很多人在学习缠论,我想可能我也有必要去学习一下这个神秘的理论。故特开此帖以记录学习心得,并请高手不吝赐教。


为保持版面整洁,请大家以点评的形式在各楼层展开讨论,而不是回复的形式。感谢配合。

966

帖子

72

贡献

1856

积分

嘉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
11000
威望 :
1784
贡献 :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7: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炒股益学堂 于 2017-11-6 18:03 编辑

缠论的内容分两个部分,其一是形态学,按原著者的说法,此部分的本质是平面几何原理。其二是动力学,主要表现为背驰。以上两方面的结合是为缠论。

看看原作者是怎么说的:
所谓形态学、动力学,其实很好分辨,
任何涉及背驰的,都是动力学的范围,背驰是动力学的基本点之一。
另外,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也属于动力学。
而形态学,就是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6

帖子

72

贡献

1856

积分

嘉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
11000
威望 :
1784
贡献 :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8: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炒股益学堂 于 2017-11-6 18:13 编辑

缠论的第一个概念,大概就是分形。所谓的分形,也就是K线组合的意思。顶分形,就是形成了顶部形态的三根K线的组合,底分形则相反。
当然,在缠论里还规定了要对K线进行适当的合并处理,K线合并以后的K线才算真正的K线。这是人为的规定。
K线合并很简单,用一张图表示:
000-3215.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6

帖子

72

贡献

1856

积分

嘉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
11000
威望 :
1784
贡献 :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8: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炒股益学堂 于 2017-11-6 18:20 编辑

三根K线的四种排列组合形态如下图:

000-3215.png

第二个概念是笔。所谓的笔,就是在相邻的顶分形和底分形之间画出来的线段。这里画出来的笔有个条件,就是在顶分形和底分形之间必须最少有一根K线。
上图给出了经过以上处理,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中,三相邻K线之间可能组合的一个完全分类,其中的二、四,就是分别是顶分型和底分型,一可以叫上升K线,三可以叫下降K线。所以,上升的一笔,由结合律,就一定是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下降的一笔,就是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注意,这里的上升、下降K线,不一定都是3根,可以无数根,只要一直保持这定义就可以。当然,简单的,也可以是1、2根,这只要不违反结合律和定义就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6

帖子

72

贡献

1856

积分

嘉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
11000
威望 :
1784
贡献 :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8: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炒股益学堂 于 2017-11-6 18:58 编辑

有了笔的概念以后,就可以在K线图上画出由笔组成的折线来了。为了进一步简化图形方便分析,于是有了第三个概念:线段。
这个线段的定义稍有点复杂。见下图:
000-3215.png

线段由奇数笔组成,且最少三笔,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线段的破坏:

000-3215.png


线段结束:

000-3215.pn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66

帖子

72

贡献

1856

积分

嘉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
11000
威望 :
1784
贡献 :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炒股益学堂 于 2017-11-8 14:38 编辑

上面两图的文字描述充分展示了理工男的强大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成绩好的同学理解起来应该毫无问题。

我试着把上述文字改写成应用题的形式,以方便理解。
线段:向上的线段应从向上笔的开始端作为起点,以另一个向上笔的结束端作为终点。向下的线段应从向下笔的开始端作为起点,以另一个向下笔的结束端作为终点。

对线段破坏的文字描述应如何理解?非常类似于波浪理论里推进浪结束的情形,只是表达上有点差异,判断的条件也有点不同。
线段的结束的定义,有可能会与”线段由奇数笔组成“ 这个定义有冲突。也许是理解上的误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6

帖子

72

贡献

1856

积分

嘉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
11000
威望 :
1784
贡献 :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01: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简单描述了线段的画法,总觉得描述太抽象,无法把握。好吧,看看原作者是怎么说的:

笔的划分标准在前面已经严格给出,因此,下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划分线段。下面,给出类似笔划分,但有重大区别的划分标准。用S代表向上的笔,X代表向下的笔。那么所有的线段,无非两种:一、从向上笔开始;二、从向下笔开始。简单起见,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为例子说划分的标准。

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可以用笔的序列表示:S1X1S2X2S3X3…SnXn。容易证明,任何Si与Si+1之间,一定有重合区间。而考察序列X1X2…Xn,该序列中, Xi与Xi+1之间并不一定有重合区间,因此,这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

定义:序列X1X2…Xn成为以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序列S1S2…Sn成为以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间没有重合区间,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

关于特征序列,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非包含处理。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成为标准特征序列。以后没有特别说明,特征序列都是指标准特征序列。

参照一般K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定义,可以确定特征序列的顶和底。注意,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以向下笔开始的线段,只考察底分型。

在标准特征序列里,构成分型的三个相邻元素,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情况:

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第二种情况:

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低点开始的向上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顶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

上面两种情况,就给出所有线段划分的标准。显然,出现特征序列的分型,是线段结束的前提条件。本课,就是把前面“线段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精确化了。因此,以后关于线段的划分,都以此精确的定义为基础。

这个定义有点复杂,首先请先搞清楚特征序列,然后搞清楚标准特征序列,然后是标准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与底分型。而分型又以分型的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间是否有缺口分为两种情况。一定要把这逻辑关系搞清楚,否则一定晕倒。

显然,按照这个划分,一切同一级别图上的走势都可以唯一地划分为线段的连接,正如一切同一级别图上的走势都可以唯一地划分笔的连接。有了这两个基础,那么整个中枢与走势类型的递归体系就可以建立起来。这是基础的基础,请务必搞清楚,否则肯定学不好。

最后,尽量画点图,让各位分清楚上面的一些概念,但最好把定义看清楚,这才是真正理解,图只是一个辅助。前两个图形中标出了线段的划分。 0.jpg



学习了课程的坛友欢迎在对应主题下跟帖发表评论或感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6

帖子

72

贡献

1856

积分

嘉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
11000
威望 :
1784
贡献 :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4: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看原作者的说法:一些概念的再分辨

一些概念的再分辨

对一些概念进行再分辨,因为有些概念太基础,如果搞不清楚,后面永远就一个字:乱。为了不乱,希望是最后一次再把前面最基础的概念分辨一下。

先用缺口的例子说明基于严格分类基础上正确预测的思维方法。任何预测,都必须基于严格分类的基础上,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思维,否则,整天陶醉在纯概率的游戏中,只能是把无聊当有趣。

例如缺口,用向上的为例子。首先,要给缺口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定义是有利于分类的,只有明确的定义才有明确的完全分类。何谓缺口,就是在该单位K线图上两相邻的K线间出现没有成交的区间。例如,在上海指数日线单位的K线图里,1994年的7月29日与8月1日,就出现[339,377]这个区间没有成交。那就说,[339,377]是一缺口。而缺口的回补,就是在缺口出现后,该缺口区间最终全部再次出现成交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在下一K线就出现,也可能永远不再出现。例如[339,377]这一缺口,虽然不敢说永远不再回补,但到股市被消灭前,大概也没什么机会回补了。像本ID之类有幸经历这一天的人,有福了。本ID还记得,本ID当时在1994年7月29日最大量买入的股票,深圳是老星源,上海是大飞乐。

根据缺口的是否回补,就构成了对走势行情力度的一个分类。一、不回补,这显然是强势的;二、回补后继续新高或新低,这是平势的;三、回补后不能新高或新低,因而出现原来走势的转折,这是弱势的。

一般来说,突破性缺口极少回补,而中继性缺口,也就是趋势延续中的缺口,回补的几率对半,但都一定继续新高或新低,也就是至少是平势的。而一旦缺口回补后不再新高、新低,那么就意味着原来的趋势发生逆转,这是衰竭性缺口的特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至少出现较大级别的调整,这级别至少大于缺口时所延续的趋势的级别。也就是说,一个日线级别趋势的衰竭性缺口,至少制造一个周线级别的调整。而一个5分钟级别的衰竭性缺口,至少制造一个30分钟级别的调整。

注意,这里的级别和缺口与所在的K线图无关,只和本ID理论中的走势类型级别有关。不同周期K线图和走势的级别,就如同不同倍度数显微镜和显微镜所观察的物体,这个比喻反复说了,不能再混淆了。

显然,日K线图有缺口,在日线以下的任何周期的K线图都会相应有缺口,而回补日线的缺口,不一定能回补日线以下周期K线图上的缺口。另外,在盘整走势中的缺口,与在趋势中的缺口性质不同,属于普通缺口,这种缺口,一般都回补,而且没有太大的分析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在中枢震荡中有一个目标,就是回拉的过程中,几乎肯定能至少拉回补掉缺口的位置。
这里提到了缺口理论。





学习了课程的坛友欢迎在对应主题下跟帖发表评论或感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6

帖子

72

贡献

1856

积分

嘉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
11000
威望 :
1784
贡献 :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5: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笔和笔的唯一性证明,原作者是这么说的:

缺口说完了,就再说说,分型、笔、线段的问题。

分型就不用再说了,按定义,只要把包含关系搞清楚,相信连孔男人都应该能描红一番。如果没有包含关系,3个K线就可以决定一个分型,但注意,任何相邻的分型之间必须满足结合律,也就是,不能有些K线分属不同的分型,这样是不允许的。

一般来说,对不熟悉的人,首先应该按定义,把分析的图中的分型按照包含关系以及结合律的最基本处理后给标记好,顶分型可以用向下的箭头、底分型可以用向上的箭头,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有了上面这基础工作,那这个图就可以看成只有这些分型,分型之间的K线都可以暂时不用管。下面的工作,就是确定笔了。笔,必须是一顶一底,而且顶和底之间至少有一个K线不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当然,还有一个最显然的,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那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线的区间,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就是顶都在底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确定笔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上面的条件,这样可以唯一确定出笔的划分。这个划分的唯一性很容易证明,假设有两个都满足条件的划分,这两个划分要有所不同,必然是两个划分从第N-1笔以前都是相同的,从第N笔开始出现第一个不同,这个的N可以等于1,这样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同。那么第N-1笔结束的位置的分型,显然对于两个划分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顶或底。对于是顶的情况,那么第N笔,其底对于两个划分必然对应不同的底分型,否则这笔对两个划分就是相同的,这显然矛盾。由于分型的划分是唯一的,因此,这两种不同的划分里在第N笔对应的底分型,在顺序上必然有前后高低之分,而且在这两个底之间不可能还存在一个顶,否则这里就不是一笔了。

如果前面的底高于后面的底,那么前面的划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按这种划分,该笔是没有完成的,一个底不经过一个顶后就有一个更低的底,这是最典型的笔没完成的情况。

如果前面的底不低于后面的底,那么如果再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如果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那么,这两种划分都是不正确的,所划分的笔都是没完成的;如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没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那么下面一个顶分型,必然高于前面的底,因此,前面的底和这个顶分型就是新的N+1笔,因此,第N笔和第N+1笔就有了唯一的划分,这个第N笔开始有不同划分相矛盾。

关于第N-1笔结束的位置的分型是底的情况,可以类似去证明。

综上所述,显然,笔的划分是唯一的。

从上面笔划分的唯一性证明中,其实也知道如何去划分笔的步骤:

一、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

二、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三、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X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掉。

显然,经过上面的三个步骤,所有的笔都可以唯一地划分出来。
这里说了那么多,其实都在原地打转。画出图形就很容易理解原作者的意思了。



学习了课程的坛友欢迎在对应主题下跟帖发表评论或感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6

帖子

72

贡献

1856

积分

嘉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
11000
威望 :
1784
贡献 :
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5: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原作者说了线段。

有了笔以后,就是线段了。线段划分的最基本原则,就是线段必须至少有三笔,这是十分显然的,否则,一笔都能构成线段,那笔和线段又有什么区别?至于两笔为什么不能构成线段,这理由更简单,因为两笔,那么线段的两段的分型的性质肯定是一样的,和笔一样,一个完整线段的两段的分型不可能是同性质的。也就是说,和笔一样,线段也不可能从一个顶开始结束于一个顶,或者从一个底开始结束于一个底。由此可见,线段中包含笔的数目,都是单数的。

而且,线段开始的那三笔,必须有重合,开始三笔没有重合的,是构不成线段的。

另外,线段必须被线段所破坏才能确定其完成。对于线段划分的第一种情况,如果第一笔出现笔破坏后,接着的一笔就创新高,而且再后一笔,根本就不触及笔破坏那一笔,那么,这时候,显然构成不了线段对线段的破坏,因为后面这这三笔没有重合,不可能构成一线段。

而这,用第一种情况的判断法就更明确了,上面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形成特征序列的分型,当然就不可能是线段的完成。

再者,线段被线段破坏,必须不能是被同一性质的线段所破坏,也就是从向上一笔开始的线段不可能被向上一笔的线段所有破坏,必然是被从向下一笔开始的线段所破坏。

线段的第二种情况,其实就包含这种情况。也就是,按第一种情况,线段A没有被接着的线段B破坏,但接着的线段C破坏了线段B,因此,线段B是完成的,当然线段A也应该是完成的。注意,这里的线段A、B、C只是用结合律的原则先划分,括弧里面满足线段的基本性质,在这破坏关系没被确认之前,这只是一个假设的称呼。

各位肯定注意,在第二种情况下特别强调,第二特征序列,其实就是对应着线段C对线段B的破坏,不再分第一、二种情况了。这,其实是一个简化的方法。为什么?

如果我们坚持线段的最终破坏回补特征序列缺口情况,那么,如果线段C对线段B还是第二种情况,那么线段C的区间肯定就在线段A特征序列缺口与线段B特征序列缺口之间,如此类推,总会出现一个线段X,使得对应前面的线段是回补特征序列缺口,否则,这些线段的区间就会无限缩小,最后就会形成一个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学过极限的都应该能理解。所以,在一串的相对前一线段是第二种情况的线段串中,比如最终会出现第一种情况的破坏,这样倒推回来,必然有这一串假定线段间的连续破坏。

正因为这样,所以在第二种情况中的第二特征序列判断中,就不再分第一、二种情况了,这样是免得有一串线段串不断收敛后倒推回来的麻烦。这在数学上当然是绝对完美,但操作起来太麻烦,而且这种特殊的情况很少见,就更没必要了。

那么,为什么要区分第二种情况,因为是不希望在线段的层次上出现小级别转大级别这样不确定的情况,用第二种情况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习了课程的坛友欢迎在对应主题下跟帖发表评论或感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资学网SooQQ.com

GMT+8, 2024-12-24 03:34 , Processed in 0.05106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